CZY老师和烟头老兄并各位易友,大家好啊!我确实被这个系统即将产生的庞大数据量吓住了,所以才迟迟不敢动手(至今只做了个自动生成记录的模块就暂停不敢再往下做了,一直在探索怎么解决这个数据量的问题,可惜仍未能解决,困扰中... ...)。
还是以木材调运流程为例,共分四步,详细的具体业务操作流程是这样的:
如一批木材1000根(实际应用中可能一批的数量会远远高于这个数,当然也有可能小于这个数,但根据考察一年的最大流量要考虑会达到30万根,即这个系统要考虑一年内处理的木材实际根数达30万根)。
第一步。这批木材经同一张运单入港,作业人员堆放入场地时分三个堆堆放,三个堆的堆号分别为tzg1#、tzg2#和tzg3#,这三堆堆放的数量分别为350根、400根和250根,这样这三堆木材的堆放对应编码分别为:tzg1#0001--tzg1#0350、tzg1#0351--tzg1#0750和tzg1#0751--tzg1#1000
第二步。这批堆放好的木材分若干次由计划部门开出发货指令。第1批指令发第一堆中1--120号的,即第一批指令发出tzg1#0001--tzg1#0120号编码的木材,并将这120根木材记录信息中“计划开单”和“计划时间”两列做个标志;第2批指令发第一堆中121--200号和300--310号的,即第2批指令发出tzg1#0121--tzg1#0200号和tzg1#0300--tzg1#0310号编码的木材,并将这90根木材记录信息中“计划开单”和“计划时间”两列做个标志;第3批指令发第一堆中201--250号和320--340号以及第二堆中360--380号的,即第3批指令发出tzg1#0201--tzg1#0250号和tzg1#0320--tzg1#0340号以及tzg2#0360--tzg1#0380号编码的木材,并将这91根木材记录信息中“计划开单”和“计划时间”两列做个标志。
实际工作中,每次所开的发货指令中包含的具体木材编码有一定规律但没有固定模式,即发货的木材编码是由客户在货场上挑选的木材对应的具体编码而定的,其编码可能连续也可能不连续,这正是这个系统可能会产生庞大数量记录的原因所在。
第三步。发货部门根据计划部门在第二步开具的发货指令,安排车船装运发货,每装完一批则对“货物调运”表中“装运时间”和“装运人”信息进行修改。
第四步。对计划部门已开出但发货部门未发出滞留场的记录进行处理,如不再继续发货需退回计划部门则出具书面材料给计划部门,由计划部门更改“计划开单”和“计划时间”两列做冲正标志,使这部分退回的记录可供以后重新开出计划发货指令。
业务流程大致就这四个步骤,主要问题在第一、二步,即如何按要求生成出每根木材的对应信息,同时要能在第二步至第四步能修改其部分调运信息(即修改其是否已发出发货计划指令,是否已发货,是否未发成货并退回供重新开出计划发货指令)。
统计部分要能做到:即时统计出系统中木材的总数量、已开出发货指令的数量、已发出木材的数量、未发出木材的数量,在这些指标中还要能体现出具体的木材信息,即如“已开出发货指令的数量”为500根,在统计出的同时要能查出具体是哪些编码的木材已被开出了发货指令,便于货主和计划员掌握。
这个系统由于数据量庞大,实在令我头痛,请大家继续帮忙出出点子,共同攻关。
再次谢谢大家!!!!